2021年浙江專版歷史學考復習ppt課件專題

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2020/8/9 Sunday,#,2024/11/19,2021年浙江專版歷史學考復習課件:專題17,2023/10/62021年浙江專版歷史學考復習課件:專題1,1,2021年浙江專版歷史學考復習ppt課件專題,2,一,二,三,四,一、百家爭鳴,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b,),仁,有教無類,論語,一二三四一、百家爭鳴仁 有教無類 論語,3,一,二,三,四,仁政,制天命而用之,小國寡民,道,一二三四仁政 制天命而用之 小國寡民 道,4,一,二,三,四,兼相愛,交相利,君主集權,一二三四兼相愛 交相利 君主集權,5,一,二,三,四,百家爭鳴的含義,“,百家,”,是泛指,意為數量多,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爭鳴,”,是指當時代表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做出解釋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相互詰難和爭論、彼此吸收和融合的局面2,.,孔子、孟子和荀子對儒家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貢獻,(,c,),(1)孔子提出“仁”的學說,創(chuàng)立了儒家學派。
2)孟子發(fā)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實行仁政,進一步提出“,”的民本思想3)荀子廣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華,豐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內容君輕民貴,一二三四百家爭鳴的含義2.孔子、孟子和荀子對儒家思想形成和發(fā),6,一,二,三,四,二、漢代儒學,1,.,罷黜百家,獨尊儒術,(,b,),(1)原因,社會原因:漢武帝時代,“大一統(tǒng)”局面得到鞏固,高度集權的專制主義政治體制大體定型,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文化共同體基本形成個人原因:董仲舒改造的儒學適應了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2)措施:漢武帝重用儒生、設置,、表彰六經,使儒學的地位開始提升3)影響,對儒學:使儒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對其他學派:結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遏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fā)展對民族歷史文化:加強對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視,對民族歷史文化的進步有積極意義太學,一二三四二、漢代儒學太學,7,一,二,三,四,2,.,太學的創(chuàng)建,(,b,),(1)性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國家培養(yǎng)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學校2)意義,對教育:是儒學教育,和,的標志對社會風氣:帶動了民間積極向學的風氣,對于文化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對統(tǒng)治基礎: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壟斷官位的情形得到改變,一些出身于社會中下層的人得到入仕的機會。
對儒學:進一步推動儒學的傳播與發(fā)展官方化,制度化,一二三四2.太學的創(chuàng)建(b)官方化 制度化,8,一,二,三,四,三、宋明理學,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b,),仁,一二三四三、宋明理學仁,9,一,二,三,四,格物致知,四書,一二三四格物致知 四書,10,一,二,三,四,知行合一,一二三四知行合一,11,一,二,三,四,圖示法理解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關系,一二三四圖示法理解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關系,12,一,二,三,四,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1,.,黃宗羲的思想主張及其影響,(,c,),(1)人物概況:浙江余姚人,代表作,浙東學派創(chuàng)立者2)思想主張,政治上:敢于批判君主專制,提出,的思想;主張限制君權,呼吁廢除君主專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認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學?!苯洕?反對傳統(tǒng)的重農抑商思想,認為,明夷待訪錄,君臣平等,工商皆本,一二三四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明夷待訪錄 君臣平等 工商,13,一,二,三,四,(3)影響,是明朝末年社會生產關系發(fā)生變化的具體反映為中國近代反專制主義的思想家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顧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張及其代表作,(,b,),(1)代表作:,天下郡國利病書2)主張,政治上:批判“私天下”的君主專制;提出“,”主張,“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認為保衛(wèi)整個國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責任該思想被梁啟超歸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學術上:主張“,”,注重實學日知錄,眾治,經世致用,一二三四(3)影響日知錄 眾治 經世致用,14,一,二,三,四,經世致用:中國宋代后逐漸形成的一種提倡研究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等實際問題,要求經書研究與當時社會的迫切問題聯系起來,并從中提出解決重大問題方案的治學方法,又稱經世致用之學其特點是以史為鑒,學術研究和現實結合,解釋古代典籍為手段,從中發(fā)揮自己的社會政治見解,并用于社會改革一二三四經世致用:中國宋代后逐漸形成的一種提倡研究當前社會政,15,一,二,三,四,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張,(,b,),(1)代表作:船山遺書2)主張,政治上:主旨是“,”;猛烈抨擊“孤秦”“陋宋”,揭露了秦始皇及歷代帝王把天下當做私產的做法哲學上:提出尊重物質運動規(guī)律的自然史觀和,史觀,強調“天地之化日新”,反對在“勢之必然”的歷史運動之外談論“天命”“神道”“道統(tǒng)”對歷史的主宰。
其哲學思辨代表著中國古代哲學發(fā)展的頂峰循天下之公,社會,一二三四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張(b)循天下之公 社會,16,。